近期,加密行业被一个几乎荒谬又不可忽视的消息震动:由特朗普家族背书的加密项目——World Liberty Financial(WLFI)发行的稳定币 USD1,已经成为BNB Chain上的第二大稳定币,仅次于Tether(USDT)。
这条消息以“TRUMP FAMILY’S USD1 STABLECOIN DOMINATES”之姿霸占社交平台头条,但更重要的是,它不是一次临时性的“炒作泡沫”,而是一个有关稳定币格局重组、链上美元地缘政治与DeFi未来货币秩序的重要信号。
在许多人还把WLFI当作政治笑话的衍生物时,它已经在技术层面上完成了第一轮“货币入侵”。
USD1的崛起是巧合,还是必然?
让我们先梳理几个关键数据与事实:
-
USD1最初在2024年Q4以ERC-20标准启动;
-
2025年3月起正式部署于BNB Chain,并逐步获得DeFi协议(如Aster)、GameFi项目(如World of Dypians)以及跨链基础设施(如Stakestone)的支持;
-
根据链上追踪平台数据显示,USD1的流通量已迅速超过USDC和DAI等老牌稳定币,跃升为BNB Chain第二大稳定币,仅次于USDT。
为何能如此迅猛?这绝非运气。
USD1的设计逻辑与Tether和USDC本质上不同:
特性 | USDT / USDC | USD1 |
---|---|---|
抵押模式 | 中心化托管,部分信息不透明 | 链上RWA公开审计、合规抵押 |
支持范围 | CEX优先,链上相对受限 | 原生链上,DeFi & GameFi集成 |
发行机构背景 | 商业公司(Tether、Circle) | 政治品牌驱动+机构布局(Trump家族) |
技术拓展 | 多链但缓慢 | 多链+Stakestone等跨链底座加速 |
美元政治性货币的延伸,还是一种链上的“替代美元”?
美元的霸权从来不只是“世界货币”的结果,更是其背后规则体系、清算机制、军事与政治支持的综合体现。而USD1这种“链上美元”,在不触及央行货币发行底线的情况下,试图解决现实美元在链上的“不适配”:
-
全球链上流通时效性差:USDT经常跨链延迟严重,中心化发行商控制极大;
-
链上用户缺乏信用体系:难以建立真正的DeFi生态金融层;
-
真实资产与链上资产脱节:稳定币多数缺乏公开抵押物质押比例与动态管理机制。
USD1解决这三点:
-
通过Stakestone等RWA桥接协议实现与美国国债、商业票据等资产的锚定;
-
引入“无需锁仓”的质押资产模型,促进USD1在多个链上流通;
-
凭借Trump家族的政治资本,对外传达“非匿名、合规优先、与美系利益协同”的形象。
某种意义上,USD1是在链上完成了美元功能的“模块化复制”。
BNB Chain的“稳定币权力真空”正被填补
选择在BNB Chain发力,并非偶然。
长期以来,USDC主要在以太坊与Polygon生态扩展,而BNB Chain稳定币生态则依赖USDT和BUSD。然而,自BUSD遭监管打击后,BNB链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缺:谁来接管BNB Chain的“链上美元”?
USD1的进入恰如其分。它不仅避开了以太坊的高费用和高度竞争,还能利用BNB Chain用户基数大、CEX集成便利、与币安生态潜在合作空间广的优势,迅速扩大份额。
而从Binance Labs等机构近期的间接参与态度看,他们似乎也并不反对USD1填补BUSD留下的空洞。
长期逻辑:从稳定币到链上美元金融帝国?
我们不妨大胆预言,USD1如果保持当前的成长路径,最终将不止于“BNB第二”,而可能成为:
-
GameFi优选货币:如World of Dypians等平台已将USD1作为Prime用户解锁的支付方式;
-
DeFi主流抵押品:Aster等永续DEX已开始将USD1作为主要合约抵押物;
-
链上信贷的流动基准:未来若WLFI推出USD1信用卡或抵押贷款模型,将真正完成从稳定币到信用货币的过渡。
而最关键的是:在全球稳定币都在走合规化路线的同时,USD1是唯一一个具备“政治身份”与链上中立性双重标签的稳定币。这种稀缺性,正是它快速突围的本质。
你低估的是“金融+政治+技术”的复合力量
当我们还在讨论USDT是否审计透明时,USD1已经用一种“特朗普式”的商业暴击模式,席卷了BNB链的稳定币市场。
这不仅是加密行业一次代币份额的变动,更像是一场“链上金融权力格局”的试探性重组。而WLFI及其USD1或许正是这个重组进程中最具标志性的棋子。
如Andrew Ross Sorkin在《Too Big to Fail》中所言:
“新秩序总是诞生于旧体系开始无法应对复杂性的时候。”
BNB Chain,USD1,以及背后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,或许正处在那个新秩序的开端。